品目中心

资讯中心

会员中心

  服务热线:4006-888-552

登录名:密码:
2015国际针状焦与石墨电极高峰论坛

下游动态 > 正文

返回 < 下游动态

风电企业“走出去” 需打好技术与营销两张牌石墨电极|负极材料|炭素

2013-07-26 11:27:39 鑫椤资讯

    风电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它始终是现代新能源组成的重要部份之一。如今,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是全球第一,在满足国内市场同时,更在向国外市场进发,打造全球化的风电产业。
  自《可再生能源法》施行以来,经过近几年的时间,我国风电行业得到了全面、系统的发展,我国现已成为风力发电和风机制造大国,风电行业已具备“走出去”的技术和商务条件。
  国内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速已经放缓,进军海外市场为想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的国内风电企业,提供了出口并可消化部分产能的可能。近几年,受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产能面临过剩的影响,包括金风、华锐在内的国内风电龙头企业纷纷加大了在海外投资的力度。事实上,在目前国内风电行业增速减缓的背景下,出口便成了未来企业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现在,风电企业出去还要打好两张牌,一张是风电技术积累与创新;一张是海外市场营销等。
  风电技术
  目前中国风电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已经具备了进军海外市场的实力。
  首先,未来几年国内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速将放缓,进军海外市场为想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的国内风电企业提供了出口并可消化部分产能的机会。
  其次,从提高企业利润率方面来考虑,具有实力的风电企业进军海外市场也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国内风电机组价格下降得非常快,目前国内市场上主流的1.5MW的风电机组价格已经降至4000元/千瓦左右,行业平均利润率已经非常低了。而在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风电市场上,风电机组的利润率却普遍较高,风电机组价格最低水平也有6000元/千瓦左右。
  最后,中国风电企业大多与国外风电企业有着一定的联系,也是其进军国际市场的一个有利条件。国内年轻的风电企业大都有过从国外引进技术,以及与国外同行联合研发的经历,虽然当前国内主要风电企业都已经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但在相关产品的设计方面或多或少还留有国外标准的痕迹,这对国内风电企业尽快生产出适合国外市场的风电机组产品应该是一个利好。所以国内风电企业大都具有进军海外市场的冲动。
  但是中国风电企业面对的海外扩张之路并不平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任贺德馨显然更关注增强企业的内功:“由大国到强国、由制造到创造、由国内到国际,其实最难的可能还是'走出去’,只有风电企业的整体水平提高了,走出去的脚步才能更稳当。当前,我们一部分的风电机组已经出口了,但比例还很小,我们要争取每年都前进一点,不能光是产量,在风电发电量、风电机组技术维护等各方面还有待提高。国际上容量系数高的可以达到35%左右,相当于一年有35%的时间是满负荷发电,我们现在的平均容量系数不到25%,且地区差异明显。有些是因为风电场选址时不够严格,有些是因为风电机组安装时不够科学,也有的是风电机组运行后没有做到健康管理。因此在管理上要科学严谨,在技术上要精益求精,我们的技术究竟走到哪一步、哪些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哪些只能说是国内水平,必须要实事求是、知己知彼才行。只有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去做,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海外市场营销
  目前,中国风电企业除了在技术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以外,风电产品营销也存在一定问题。以华锐风电为例,随着风电市场的进一步萎缩,华锐风电最终决定关掉公司的海外子公司,该公司7月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将注销华锐风电科技(美国)有限公司、华锐风电科技(比利时)有限公司、华锐风电科技(意大利)有限公司和华锐风电科技(加拿大)有限公司。华锐风电去年净亏5.82亿,上述四家子公司被称为时“不合格”的子公司。
  华锐风电海外子公司的关停,也可说是在为其国内风电迅猛发展之时的快速扩张“埋单”。作为中国最大的风电公司,在国外市场也不可避免的遭遇到风电“滑铁卢”。
  如同其它行业的中国公司在步入全球市场时所遇到的种种质疑和阻挠一样,中国风电设备商现在也品尝到了一丝苦涩。证明自己在技术品质和商业规范方面无瑕疵无疑是重要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对于在仅仅5年里速成的中国风电设备商来说,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建立自己的产品质量记录。
  与此同时,风机质量事故又在国内市场频发令人担心的隐忧在于,对这些急速国际化的中国风电设备商而言,如果在海外市场同样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可能会就此毁掉中国风电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品牌形象。正如丰田汽车、ACER在美国市场曾经领略的教训一样,由于初期犯下致命错误,导致其花了10年时间才得已重返美国。
  金风科技副总裁王海波对此感受深刻。2009年他在澳大利亚考察时,一位当地风电业人士揶揄地提到一家全球TOP5级别的风机制造商“搞砸”了的故事—其风机叶片出现裂缝,并被当地媒体以大篇幅进行报道。对于见惯了国内风机质量事故的王海波而言,这太“大惊小怪”了。“在海外,出一点问题,整个市场就都传遍了,不像国内你可以修好继续卖。”王海波表示。这意味着,中国风机过往那种靠维修服务弥补质量不足的做法在海外根本行不通,而这恰恰是大部分中国风机企业迅速做大的模式。

> 相关链接

宏观信息

更多

上游快讯

更多

市场行情

更多

下游动态

更多

会展公告

更多



鑫椤官方微信
手机扫描加入